Discover艾瑞克IN新聞懺悔中遇見慈悲 小院子裡11/23慈悲三昧水懺法會 #慈悲三昧水懺法會 #本願法師 #張慰慈 #滿願寺 #艾瑞克IN新聞
懺悔中遇見慈悲 小院子裡11/23慈悲三昧水懺法會 #慈悲三昧水懺法會 #本願法師 #張慰慈 #滿願寺 #艾瑞克IN新聞

懺悔中遇見慈悲 小院子裡11/23慈悲三昧水懺法會 #慈悲三昧水懺法會 #本願法師 #張慰慈 #滿願寺 #艾瑞克IN新聞

Update: 2025-11-10
Share

Description


「常有人說,君子報仇三年不晚,一直把這件事情放在心上,誰最痛苦?我們自己就很痛苦,所以佛法教導我們過去應該要放下,這很重要。」在生活的奔忙與情緒的糾纏中,人們常被過去所困、為未來焦慮,忘了如何安住當下。在最新一集《艾瑞克IN新聞》節目中,邀請了鶯歌滿願寺住持本願法師與小院子裡創辦人張慰慈表示,將於國曆11月23日舉辦「慈悲三昧水懺法會」,恭請本願法師主法,並施放「瑜伽焰口」,希望以正念為引,邀請社會各界人士,一起回到覺察與慈悲的本心。



本願法師在開示中提到,許多人把怨恨藏於心底,期盼報復或等待公道,然而最痛苦的始終是自己。本願法師引述佛法「金剛經」提到:「三心不可得,過去心不可得、現在心不可得、未來心不可得,懺悔的意義正在於放下時間的糾結,讓心回歸清明。」



三昧水懺並非僅是誦經儀式,而是一場深層的心靈療癒。當我們誠心禮懺,隨文起觀,便是在觀照自己的念頭,重新看見心的本質。本願法師說:「佛法的感應,不在外境,而在心境的轉化。懺悔不是懲罰自己,而是柔軟地面對錯誤、擁抱不完美。這樣的覺察,正是正念的修行,不批判地看見念頭的起與滅,於當下接受並釋放。」



「報仇之後又如何?對自己沒有幫助。」這句話成為許多人心中的鏡子。本願法師一再強調,真正的修行是從自我覺察開始。當人願意轉念、願意原諒,慈悲的力量便能讓生命重新流動。



舉辦慈悲三昧水懺法會的意義,讓人明白懺悔並非低頭,而是提起智慧;不是懊悔過去,而是學會放下。因此,本願法師提示:「當心不再糾纏於是非,當念頭轉為祝福,我們終能感受到自在,那是慈悲真正的味道。」



小院子裡創辦人張慰慈老師表示,每逢歲末年年啟建「慈悲三昧水懺法會」的初衷,是希望透過正念修持,讓更多人重新學會與自己和解。當人願意懺悔,慈悲自然生起;當慈悲進入日常,世界也將變得柔軟。



活動報名:小院子裡官方臉書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share/p/18qFC2usKs/



喜歡「艾瑞克IN新聞」的朋友,歡迎訂閱、分享+按讚,有您的鼓勵,是我們前進的最大動力!



YT頻道:https://www.youtube.com/@ERICINNEWS999

SoundOn:https://pse.is/5ekldf

Apple Podcast:

https://podcasts.apple.com/us/podcast/艾瑞克in新聞/id1718699961

臉書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eric29603456

Threads:https://www.threads.net/@ericinnews?hl=zh-tw

IG: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ericinnews/



--

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

Comments 
loading
In Channel
loading
00:00
00:00
1.0x

0.5x

0.8x

1.0x

1.25x

1.5x

2.0x

3.0x

Sleep Timer

Off

End of Episode

5 Minutes

10 Minutes

15 Minutes

30 Minutes

45 Minutes

60 Minutes

120 Minutes

懺悔中遇見慈悲 小院子裡11/23慈悲三昧水懺法會 #慈悲三昧水懺法會 #本願法師 #張慰慈 #滿願寺 #艾瑞克IN新聞

懺悔中遇見慈悲 小院子裡11/23慈悲三昧水懺法會 #慈悲三昧水懺法會 #本願法師 #張慰慈 #滿願寺 #艾瑞克IN新聞

資深媒體人陳志仁、資深媒體人李彥謀、資深媒體人李志華、資深媒體人李書璇、資深媒體人林忠勳、體育主播楊博智、資深媒體人林承志